作为想布局养老服务的重庆企业老板,你是不是总在会议室里对着“老年用户需求清单”发愁?手里攥着市场部做的养老人群调研——60岁以上老人占重庆常住人口17%,超过200万,但市面上的养老H5要么操作复杂到老人不会用,要么功能简陋到留不住用户。想做一个“既懂老人,又符合企业成本预期”的养老H5,却连“起步价多少”“要办什么证”都摸不清楚,更怕碰到“低价吸引、后期加价”的坑。今天就用重庆3家养老企业的真实案例,把养老H5设计的“成本逻辑”“资质门槛”和“避坑技巧”掰碎了讲给你听。 先想明白:养老H5设计的核心不是“做个页面”,是“懂老人”。去年合作过的重庆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一开始想做个“线上预约体检”的H5,上来就要求“加个酷炫的轮播图”“放个短视频介绍”。我们团队当场建议:把轮播图换成“大字体按钮”——老人眼神不好,36号字才看得清;把短视频换成“语音导航”——很多老人不会打字,点一下就能听“怎么预约”。后来这个H5上线后,老人使用率比预期高了40%,原因很简单:它“用老人的方式解决老人的问题”。所以养老H5设计的第一步,不是谈价格,是先确认“功能是否贴合老年用户场景”——比如有没有“一键呼叫子女”“用药提醒”“社区活动报名”这些刚需功能,有没有“大图标、高对比度、少步骤”的交互设计,这些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开发成本。 再算清楚:养老H5定制开发的“价格账单”。重庆本地养老H5的价格区间,其实是跟着“功能复杂度”走的——基础版(只做信息展示+简单预约)大概8000-15000元,能满足“让老人看得到服务”的需求;进阶版(加用药提醒+一键呼叫+数据统计)大概20000-35000元,适合想做“精准服务”的企业;定制版(对接社区养老系统+支付功能+个性化UI)大概40000元以上,适合布局“线上+线下”一体化的企业。举个例子,重庆渝中区某养老机构做的“智慧养老H5”,因为要对接社区的老人健康档案系统,光是数据接口开发就花了12000元,加上UI设计(用了老人喜欢的暖色调)和后期维护(每月更新活动信息),总费用大概38000元。别觉得贵,比起“做个没人用的H5”,贴合需求的功能才是“把钱花在刀刃上”。 别忽视:养老H5设计必须要的“资质门槛”。作为企业老板,你肯定不想做完H5被通知“涉嫌违规”。养老H5需要的资质其实不复杂,但必须齐全:第一,ICP备案——只要你的H5有“在线信息发布”功能,就得在工信部做ICP备案,重庆本地企业可以通过“重庆通信管理局”官网办理,大概15个工作日能下来;第二,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ICP证)——如果你的H5有“有偿服务”(比如收费的家政预约),就得办这个证,要求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以上,有相应的场地和人员;第三,支付资质——如果要加“在线缴费”(比如缴纳养老服务费用),得对接微信或支付宝的官方支付接口,需要企业有“营业执照”“开户许可证”这些基础资料。去年重庆江北区某养老企业因为没办ICP证,H5上线3天就被下架,不仅损失了开发费用,还影响了和社区的合作,教训很深刻。 要避开:养老H5设计的“低价陷阱”。很多老板看到“养老H5设计只要3000元”就心动,殊不知里面藏着“模板套壳”的坑——用现成的H5模板改个logo,功能都是固定的,根本不贴合老年用户需求;还有的“低价”是“前期报低,后期加价”——比如告诉你“3000元做基础版”,等你签了合同,又说“加用药提醒要加5000元”“对接数据要加8000元”,最后总费用比定制版还高。重庆南岸区某养老企业就踩过这个坑,一开始找了个外地公司做“3000元的养老H5”,结果上线后发现老人根本不会用——按钮太小,字看不清楚,想改还要再加2000元。后来换成重庆本地的开发公司,重新做了符合老人需求的设计,虽然多花了10000元,但使用率提升了50%,值回票价。 最后想对你说:做养老H5,不是“越便宜越好”,是“越贴合需求越好”。作为重庆的企业老板,你有天然的优势——本地开发公司更懂重庆的养老政策(比如“重庆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智慧养老的指导意见”),更了解重庆老人的生活习惯(比如喜欢“社区活动报名”“附近养老点查询”这些功能)。与其盯着“低价”,不如找一家“能听懂你的需求”的公司——比如问他们“老年用户的交互设计要注意什么”,如果能说出“大字体、少步骤、语音导航”,说明他们真的懂养老H5;再比如问“资质怎么处理”,如果能帮你对接通信管理局的备案流程,说明他们有经验。 其实,做养老H5的本质,是用数字化工具连接企业和老人——你给老人提供“用得爽”的服务,老人给你带来“有粘性”的用户,而这一切的前提,是你把“设计逻辑”“成本逻辑”“资质逻辑”理清楚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养老H5设计的坑,做一个“既懂老人,又符合企业利益”的好产品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